一、工藝原理:氧化還原樹脂的 “反應 - 再生” 循環機制
中天恒遠樹脂除氧器(以專利 JJYC 型氧化還原樹脂除氧器為代表)核心依托氧化還原反應原理,通過樹脂與溶解氧的化學作用實現脫除,同時借助再生系統維持長期效能,適配中低壓鍋爐及工藝用水場景。
1. 理論核心:樹脂的氧化還原特性
設備采用負載亞硫酸根等還原性基團的專用樹脂,其除氧過程基于兩大化學特性:
氧化反應脫除:當含溶解氧的水流經樹脂層時,水中 O₂與樹脂表面的還原性基團發生反應,例如亞硫酸根被氧化為硫酸根,O₂則轉化為無害的水分子或羥基,實現溶解氧的定向去除;
可逆再生特性:隨著反應進行,樹脂表面還原性基團逐漸耗盡,此時通過通入亞硫酸鈉等再生液,可將樹脂從氧化態還原為活性態,恢復除氧能力,形成 “使用 - 再生 - 復用” 的循環周期。
2. 核心流程:四步閉環運行體系
設備采用全自動控制流程,實現除氧與再生的無縫銜接,具體分為四個階段:
預處理階段:原水(軟化水或脫鹽水)先經濾網去除雜質,避免堵塞樹脂孔隙,隨后進入樹脂反應罐;
核心除氧階段:水流以 0.5-1.5m/h 的流速通過樹脂層,在多級填料結構中與樹脂充分接觸,溶解氧與樹脂還原性基團反應,出水含氧量可降至 0.01-0.1mg/L,除氧效率超 98%;
緩沖儲水階段:除氧后水流進入密閉儲水箱,水箱與空氣完全隔絕,防止二次溶氧,確保出水穩定性;
樹脂再生階段:當樹脂活性下降(通過在線監測壓損或運行時間判斷),系統自動啟動再生程序 —— 先反沖洗清除樹脂層雜質,再通入濃度 5%-8% 的亞硫酸鈉再生液浸泡 30-60 分鐘,最后置換沖洗殘留藥劑,再生后樹脂活性恢復率達 95% 以上。
3. 結構適配:單 / 雙罐靈活設計
單罐運行:適用于間歇式用水場景,通過 “運行 - 再生” 交替模式滿足需求,設備占地面積僅為同處理量熱力除氧器的 60%;
雙罐并聯:針對連續供水系統(如小區采暖鍋爐),一罐運行時另一罐同步再生,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除氧,保障系統穩定供水。
二、核心優勢:常溫運行下的多維度價值升級
相較于熱力除氧器,中天恒遠樹脂除氧器在能耗、場景適配、運維等維度形成差異化優勢,尤其契合中小型鍋爐及無蒸汽熱源場景。
1. 能耗優化:常溫運行,零熱力損耗
無加熱能耗:無需消耗蒸汽或電能加熱,僅需維持水泵與再生泵的低壓運行,相比熱力除氧器節省 70% 以上能源成本,特別適合無蒸汽熱源的食品、紡織等企業;
低水耗再生:再生過程耗水量僅為處理水量的 3%-5%,且再生液可循環利用,進一步降低運行損耗。
2. 適配靈活:從小流量到連續運行全覆蓋
場景兼容性:可適配熱水鍋爐、小型蒸汽鍋爐(蒸發量≤10t/h)及化工制藥工藝用水,在小區采暖系統中已實現穩定應用,出水殘余氧低至 0.02mg/L;
水質適配性:對進水水溫要求寬松(5-40℃均可運行),且不會向水中引入電解質,出水純度高,滿足精密工藝用水需求。
3. 運行運維:全自動控制,降本 80%
全自動化運行:配備在線溶氧監測儀與 PLC 控制系統,可根據水質自動觸發再生、反沖洗等操作,無需人工值守,相比傳統化學加藥除氧減少 90% 操作工作量;
低維護成本:樹脂使用壽命可達 2-3 年,日常僅需定期補充再生劑,備件更換頻次比熱力除氧器降低 60%,且設備結構緊湊,地面安裝無需登高檢修。
4. 環保與安全:無二次污染風險
藥劑零殘留:再生后通過多級沖洗,出水無亞硫酸鈉殘留,避免傳統化學除氧藥劑對鍋爐或工藝系統的腐蝕風險;
廢棄物減量:樹脂可循環再生,每年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僅為同規模化學除氧的 10%,符合環保排放要求。
5. 經濟性:中小型場景性價比首選
初期投資低:設備采購成本比同處理量真空熱力除氧器低 30%-50%,且無需搭建鋼架等基建,安裝周期縮短至 3-5 天;
綜合成本優勢:以 10t/h 處理量為例,年運行成本(含再生劑、電費)僅需 8000-12000 元,遠低于熱力除氧器的蒸汽消耗成本。





